一、概念概况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中国汽车市场已形成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完整产品体系,包含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销售服务、后市场等全产业链环节。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二、行业特点
政策驱动明显: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环保政策等对市场影响显著
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机械、电子、材料、软件等多领域技术集成
市场竞争激烈:中外品牌同台竞技,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
区域集群特征: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汽车产业集群
全球化程度高: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三、市场现状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累计值达1556.5万辆,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增长10.8%。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汽车产量当期值(万辆) | 280.9 | 264.2 | 260.4 | 304.5 | |
汽车产量累计值(万辆) | 1556.5 | 1275.7 | 1011.6 | 751.3 | 445.4 |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 8.8 | 11.3 | 8.5 | 8.4 | |
汽车产量累计增长(%) | 10.8 | 11.1 | 11.1 | 12 | 13.9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稳健复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累计产量1556.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0.8%,市场呈现稳健复苏态势。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累计增长率持续回升,从4.5%上升至10.8%,显示市场活力逐步恢复。
单月产量保持高位:2025年3月产量304.5万辆为上半年高点,6月产量280.9万辆仍处较高水平。同比增速自2024年4季度开始转正,2025年上半年各月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以上,5月达到11.3%的较高增速。
区域生产集中度高: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产量稳定。广东省3月产量28.56万辆,安徽省27.14万辆,重庆市24.02万辆,江苏省18.30万辆,这些地区构成了中国汽车制造的核心区域。传统汽车产业基地如吉林、湖北、上海等地也保持较大产量规模。
四、未来趋势
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应用
产业格局重构: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竞争加剧,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出口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增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供应链本土化:在保证供应链安全背景下,关键零部件本土化率提升
服务模式创新:从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后市场价值凸显
五、挑战与机遇
挑战:
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持续,企业盈利压力加大
技术迭代压力:电动化、智能化投入巨大,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供应链风险: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稳定性问题
国际贸易环境:海外市场贸易壁垒增加,出口面临挑战
产能过剩风险:部分细分领域存在产能过剩压力
机遇: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双轮驱动,市场空间巨大
智能网联升级: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
出口市场拓展:"一带一路"等机遇,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空间广阔
产业链升级:在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后市场潜力: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维修保养、金融服务等后市场潜力巨大
六、投资建议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汽车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汽车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汽车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汽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汽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