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概况
手机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已从简单的通信工具发展为集通信、娱乐、办公、支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和消费市场,产业链完整,涵盖从芯片设计、整机制造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
行业特点
高度竞争市场:国内外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驱动:摄像技术、屏幕显示、快充技术、人工智能等功能持续迭代升级
供应链全球化:核心元器件全球采购,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关键竞争力
渠道多元化: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协同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兴起
市场现状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运营状况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累计值达70741.3万台,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下降4.5%。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当期值(万台) | 13410.6 | 11368.3 | 10915.6 | 13679.3 |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累计值(万台) | 70741.3 | 56997.9 | 45350.7 | 34429.7 | 21681.4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同比增长(%) | 2.6 | -7.2 | -11.9 | 0.4 |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累计增长(%) | -4.5 | -6.5 | -6.8 | -5.6 | -6.1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产量略有下滑但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累计产量7.07亿台,累计同比下滑4.5%。月度产量在1.09亿台(4月)至1.34亿台(6月)之间波动,3月产量达1.37亿台,显示市场需求仍具韧性
区域产能分布相对集中:广东省(6073.13万台/6月)是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全国产量45%以上;江西省(1033.02万台)、河南省(936.10万台)、北京市(969.40万台)也是重要产区,前五大产区合计占比超过70%
市场分化趋势明显:高端机型保持增长,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
未来趋势
AI手机成为新赛道:端侧大模型、生成式AI功能将成为下一代手机的标配
折叠屏手机加速普及:技术成熟度和价格下探推动折叠屏手机走向大众市场
卫星通信功能普及化:从高端机型向中端机型渗透,成为重要卖点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可回收材料使用、碳足迹追踪等环保特性日益受到重视
挑战与机遇
挑战:
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至30个月以上,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创新难度加大
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核心技术(如芯片、操作系统)仍存在对外依赖
机遇:
5G换机潮仍在持续,5G手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兴市场(如非洲、东南亚)出口潜力巨大
手机与AIoT设备生态融合带来的新增长点
自主可控技术发展推动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
结语
中国手机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整体规模保持稳定,但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运营状况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