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年增速!中国3D扫描仪市场2027年突破160亿
2025-07-28 8条评论
导读: 3D打印扫描仪是一种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扫描物体获取空间坐标数据,构建数字模型并转换为3D打印机可识别的文件格式,实现物理实体的快速制造。其应用涵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领域,是3D打印产业链的关键前置环节。
一、行业概念概况
3D打印扫描仪是一种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扫描物体获取空间坐标数据,构建数字模型并转换为3D打印机可识别的文件格式,实现物理实体的快速制造。其应用涵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领域,是3D打印产业链的关键前置环节。
二、市场特点
- 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9.89亿元,预计2027年将以12.3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163.71亿元。
- 区域发展不均衡:华北、华东地区发展领先,产业集聚效应显著;西南、西北地区增速较快但基数较小。
- 竞争格局分散:尚未形成绝对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和创新力是竞争核心,头部企业(如先临三维)正向全产业链布局。
- 技术驱动明显:绿光金属扫描、多色打印等前沿技术突破成为市场热点。
三、行业现状
- 市场规模与地位: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0.8%,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美国(34.4%)仍有差距。
-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材料、硬件及软件供应商,国产化程度待提升;
- 中游:设备研发与生产,技术壁垒较高;
- 下游:制造业占比超60%,医疗、教育领域需求激增。
- 政策支持:列入“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政府发布《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等文件推动产业化。
四、未来趋势
- 技术升级:高精度扫描、多材料兼容、AI智能建模成为研发重点,金属/陶瓷打印技术引领创新。
- 消费级市场爆发: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预计2028年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带动扫描仪需求。
- 应用场景拓展:医疗定制化器械、文物数字化保护、“元宇宙”虚拟建模等新场景加速渗透。
- 全球化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如Creaform、KONICA MINOLTA)加码中国市场,本土企业需提升核心技术。
五、挑战与机遇
- 挑战:
-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成本高昂;
-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仿制问题突出;
- 消费者认知度低,市场教育成本高。
- 机遇: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产替代加速;
- 多色打印、绿光扫描等技术突破降低成本;
- “元宇宙”概念推动商用级扫描仪蓝海市场。
六、发展建议
- 强化技术研发:突破高反射材料扫描、多色同步打印等瓶颈。
- 布局下沉市场:挖掘二线城市及工业集群潜力。
- 构建生态合作:联合3D打印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3D打印扫描仪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3D打印扫描仪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中国3D打印扫描仪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