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代餐市场暗战:谁在收割年轻人的“减肥焦虑”
2025-07-14 8条评论
导读: 减肥代餐食品指为控制热量摄入、辅助体重管理而设计的替代性食品,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的核心特点。产品形态包括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棒及即饮饮品等,通常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旨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减少总热量摄入。其目标用户主要为肥胖人群、健身爱好者及健康生活方式追求者。
一、行业概念概况
减肥代餐食品指为控制热量摄入、辅助体重管理而设计的替代性食品,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的核心特点。产品形态包括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棒及即饮饮品等,通常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旨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减少总热量摄入。其目标用户主要为肥胖人群、健身爱好者及健康生活方式追求者。
二、市场特点
高速增长态势:
- 2024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达2210.3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353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
- 线上渠道主导销售,电商平台占比超60%,社交电商及直播带货成新增长点。
年轻化与性别分化:
- 18-35岁女性为核心消费群体(占比超70%),95后、00后对“便捷瘦身”需求显著。
- 男性用户占比逐年提升,健身代餐需求增长。
产品同质化严重:
- 多数品牌依赖代工模式,配方创新不足,口味单一。
- 消费者购买决策集中于 功效(占比45%) 、 价格(30%) 及品牌信任度。
三、行业现状
竞争格局分散:
- 市场集中度低,头部品牌如WonderLab、ffit8、Smeal占据约25%份额,长尾中小品牌充斥市场。
- 国际品牌(如雀巢Optifast)通过并购加速本土化布局。
供应链成熟但风险并存:
- 产业链完善,上游原料(乳清蛋白、膳食纤维)依赖进口,价格波动大。
- 下游渠道多元化,但线下渗透率不足20%,便利店与药房成重点拓展场景。
政策环境趋严:
- 2023年《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实施,规范热量、营养素添加量。
- 市场监管加强,打击“虚假减肥宣传”案件年增30%。
四、未来趋势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 个性化定制:基于用户代谢数据的AI配方设计。
- 功能性添加:益生菌、胶原蛋白等增值成分成差异化关键。
场景拓展与品类融合:
- 代餐向“正餐替代”延伸,低卡主食(如魔芋面)增速显著。
- “医养结合”趋势:医院营养科合作代餐处方试点。
全球化与低碳化:
- 本土品牌出海东南亚,主打“中式药食同源”概念(如红豆薏米配方)。
- 环保包装(可降解材料)成本占比提升至8%-10%。
五、挑战与机遇
挑战:
- 信任危机:30%用户因效果不符预期放弃复购,临床试验数据缺乏。
- 监管滞后:新形态产品(如果冻类代餐)尚未纳入标准体系。
- 成本压力:进口蛋白原料价格年涨12%,挤压毛利。
机遇:
- 银发经济:老年肥胖率上升(≥60岁超重率34%),低糖高纤维产品需求爆发。
- 医疗渠道下沉:基层医疗机构体重管理服务普及,代餐纳入医保试点。
- 技术降本:合成生物技术降低蛋白生产成本,本土原料替代加速。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减肥代餐食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减肥代餐食品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中国减肥代餐食品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