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概况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础,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如铜、镁、硅、锌等)通过熔炼、铸造、加工等工艺制成的合金材料。相较于纯铝,铝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导热性好、轻量化等优异特性,是高端制造和绿色转型的关键材料。其产品形态多样,包括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力、包装及建筑等领域。
二、行业特点
产业链承上启下:铝合金行业处于原铝冶炼和下游精深加工之间,是实现铝资源价值提升的关键环节。
技术密集型特征明显:产品性能高度依赖合金配方、生产工艺及后续处理技术,技术壁垒较高。
应用领域多元化:需求驱动来自多个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抗单一行业周期波动能力较强。
与再生金属融合紧密:是再生铝回收利用的主要归宿,循环经济属性突出。
三、市场现状
产量高速增长,景气度持续攀升: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铝合金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铝合金产量累计值达909.7万吨,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增长14.6%。指标 2025年6月 2025年5月 2025年4月 2025年3月 2025年2月 铝合金产量当期值(万吨) 166.9 164.5 152.8 165.5 铝合金产量累计值(万吨) 909.7 740.5 576 414.4 249.1 铝合金产量同比增长(%) 18.8 16.7 10.3 16.2 铝合金产量累计增长(%) 14.6 15.2 13.7 13.6 12.7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累计产量达909.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率从2024年下半年的8%-9%大幅提升至14.6%。单月产量同比增速尤为亮眼,2025年6月达到18.8%,3月和5月也均超过16%,远高于上游原铝产量的增速水平,表明下游需求极其旺盛。需求结构优化,高端领域拉动显著: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池包、零部件)、光伏(边框、支架)、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轻量化需求爆发。传统领域如建筑模板(铝代木)和包装材料也保持稳定增长。行业盈利水平分化:
拥有高端产品产能、具备稳定原材料供应渠道(如配套再生铝)的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缺乏技术优势、以生产普通铸造合金为主的企业则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成本压力。
四、未来趋势
轻量化浪潮驱动需求长期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航空航天对于减重增效的永恒追求,高性能铝合金的需求天花板将持续上移。“一体化压铸”技术革命:
在汽车制造领域,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推广将极大增加对高端铸造铝合金的需求,并改变传统的零部件供应链格局,为材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极。再生铝占比持续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使用再生铝生产铝合金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政策与经济效益双驱动将促使铝合金行业与再生回收产业深度融合。产品高端化与定制化:
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细分将要求铝合金企业提供更多牌号、特定性能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从“生产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成为头部企业的发展方向。
五、挑战与机遇
挑战:
技术研发壁垒:高端铝合金配方、生产工艺(如精炼、净化、均匀化)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
原材料价格波动:其价格受原铝、金属硅、镁等合金元素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成本控制难度高。
市场竞争加剧:产能向高端领域扩张可能引发新一轮竞争,对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才短缺:高端研发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紧缺可能制约行业发展速度。
机遇:
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许多高端铝合金板、带、箔材仍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后可抢占可观的市场份额。
绿色溢价与ESG投资:使用绿电或再生铝生产的低碳铝合金产品将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溢价,契合全球ESG投资潮流。
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下游头部客户(如整车厂、电池厂)共同研发,实现从材料到设计的一体化创新,构建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
政策强力支持: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持续获得国家在产业政策、科研投入和税收方面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铝合金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铝合金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铝合金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铝合金行业的现状、中国铝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铝合金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铝合金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铝合金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铝合金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