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低空经济爆发前夜:除了无人机,你更该关注这个“空中特斯拉”赛道

2025-09-03            8条评论
导读: 全电动飞机(All-Electric Aircraft)是指完全以电能作为推进动力源、搭载高能量密度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并通过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或风扇产生推力的航空器。它是“绿色航空”的核心载体之一。航空业天然的高安全标准、长认证周期与技术门槛,决定了参与者需具备极强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同时,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中国“双碳”战略、低空开放政策和新一代航空装备创新政策的支持。

一、 行业概念概况

全电动飞机(All-Electric Aircraft)是指完全以电能作为推进动力源、搭载高能量密度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并通过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或风扇产生推力的航空器。它是“绿色航空”的核心载体之一。

本报告所讨论的市场,主要聚焦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和通航固定翼电动飞机两大细分领域。其应用场景包括:

  • 城市空中交通(UAM): 用于城市内的空中出租车、机场接驳、公务出行。

  • 区域空中交通(RAM): 用于城市间短途运输(如150-500公里航线)。

  • 特种作业: 用于飞行员培训、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旅游观光等。

该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复合材料、航空电子系统供应商;中游为整机设计制造集成商;下游涉及运营、基础设施(起降场、充电/换电网络)、维护保障等。

二、 市场特点

  1. 高技术壁垒与强政策驱动并存: 航空业天然的高安全标准、长认证周期与技术门槛,决定了参与者需具备极强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同时,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中国“双碳”战略、低空开放政策和新一代航空装备创新政策的支持。

  2. 新兴市场,格局未定: 相较于传统航空,电动航空领域全球都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与欧美领先企业(如Joby Aviation, Archer, Lilium)的差距并不悬殊,存在“换道超车”的可能性,市场格局远未固化。

  3. 资本密集型,投资周期长: 从技术研发、原型机试制、适航认证到最终量产商业化,需要持续巨额的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对投资者的耐心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高。

  4. 跨学科融合特性显著: 其发展依赖于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安全性)、人工智能(自主飞行)、材料科学(轻量化)和通信技术(5G-A/6G低空网络)的共同突破,是典型的跨学科融合产业。

三、 行业现状

  1.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 中国政府相继出台《“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等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飞行器研发,争取到2025年实现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多地政府(如深圳、合肥、湖南)也积极规划“低空经济”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沃土。

  2. 技术研发与型号攻关并进:

    • eVTOL领域: 已成为主战场。峰飞航空(已实现跨海跨城飞行)、小鹏汇天(侧重个人飞行器与汽车生态融合)、亿航智能(EH216-S已获全球首张标准适航证)、沃飞长空等创业公司百花齐放。技术路线多样,涵盖多旋翼、复合翼、倾转翼等。

    • 固定翼领域: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的“锐翔”系列双座电动飞机已取得型号合格证并用于飞行员培训,代表了国内固定翼电动飞机的先进水平。

  3. 资本热度高涨,融资活跃: 近年来,eVTOL赛道吸引了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等顶级风投,以及波音、空客、小鹏、吉利等产业资本的深度布局。大规模融资消息频出,为企业的研发和试制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4. 商业化处于前夜: 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从“技术验证”向“适航认证”和“早期商业化试点”过渡的关键阶段。亿航EH216-S获证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eVTOL在中国已初步具备商业运营的法律基础,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

四、 未来趋势

  1. 适航认证成为近期核心焦点: 未来2-3年,主流厂商的核心任务将是全力推进其主力机型通过中国民航局(CAAC)的适航审定。取得适航证是迈向市场的“入场券”,也是企业技术和管理实力的终极体现。

  2. 示范运营先行,场景逐步打开: 商业化将遵循从“特定场景”到“大众场景”的路径。预计将率先在旅游观光、机场接驳、城际快线、应急医疗物资运输等对成本敏感度较低、航线固定的B端/G端场景实现落地。

  3.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速: “飞行器未动,基础设施先行”。围绕起降场(Vertiport)、充电网络、低空通信监控系统的规划与投资将逐步升温,带来新的产业链投资机会。

  4. 技术迭代加速,核心聚焦电池: 电池技术的进步是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半固态/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一代技术路线有望在航空领域率先应用,以期解决当前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Risk):

  • 技术风险: 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仍是最大制约。高安全等级的航空级电池研发难度极大。

  • 认证与监管风险: 适航审定标准仍在不断完善中,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空域管理、事故责任认定、噪音标准等法规体系需同步建立。

  • 经济性与基础设施风险: 前期制造成本高昂,能否实现预期的运营经济性存疑。超大城市的起降场土地资源稀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投资巨大且协调难度高。

  • 社会接受度风险: 公众对“空中出租车”安全性和噪音的担忧,是市场推广必须面对的隐性门槛。

机遇(Opportunity):

  • “双碳”战略下的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拥有庞大的通用航空市场潜力和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群,为电动飞机提供了绝佳的应用场景。绿色航空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 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抓手: 发展电动航空产业能有效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一系列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

  • 供应链本土化机遇: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最具成本优势的锂电池和电子产业链(电池、电机、电控、半导体),为电动飞机本土制造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保障,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

  • 先行者优势与估值红利: 在行业爆发前夜,提前布局技术领先、取证进度靠前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显著的先发优势和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

投资建议: 对于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PE)投资者,建议重点关注技术路线清晰、团队背景雄厚、适航取证进度领先的整机企业。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可关注切入航空领域的电池巨头、核心子系统供应商以及未来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进入该领域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充分认识到行业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做好资产配置和投后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全电动飞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全电动飞机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中国全电动飞机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报告作用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news/I09165LQ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