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中国又一领域制霸全球!揭秘特种工程船如何从追赶到领先

2025-09-03            8条评论
导读: 特种工程船(Specialized Engineering Vessels)是指为执行特定海上作业任务而设计、建造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它们不同于传统的运输类船舶(如散货船、集装箱船),其核心功能在于海上施工、安装、维护、保障和支持。

一、 行业概念概况

特种工程船(Specialized Engineering Vessels)是指为执行特定海上作业任务而设计、建造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它们不同于传统的运输类船舶(如散货船、集装箱船),其核心功能在于海上施工、安装、维护、保障和支持。

主要类别包括但不限于:

  • 海上风电安装船(WTIV/WIV):用于运输和吊装海上风力发电机基础、塔筒、机舱和叶片。

  • 起重船(Floating Crane):拥有重型起重机,用于海上大型结构物的吊装和拆卸。

  • 铺管船(Pipelay Vessel):用于铺设海底油气管道、电缆和光缆。

  • 潜水支持船(DSV):为水下作业提供潜水员和ROV(遥控无人潜水器)支持。

  • 平台供应船(PSV)锚作拖船(AHTS):为海上平台提供物资供应、拖带和锚泊服务。

  • 挖泥船(Dredger):用于航道疏浚、吹沙填海和港口建设。

  • 救援打捞船:用于海上应急救助和沉船打捞。

该行业是海洋工程(Offshore Oil & Gas)和海洋新能源(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核心装备支撑,其景气度与下游能源开发投资紧密相关。

二、 市场特点

  1. 高技术壁垒:涉及船舶工程、海洋工程、机电一体化、动态定位(DP系统)等多项尖端技术,设计和建造难度大。

  2. 高资本密集:单船造价高昂,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收周期长。

  3. 强政策驱动:市场需求高度依赖国家海洋战略、能源政策(特别是“双碳”目标下的海上风电政策)和基建投资。

  4. 周期性波动:与国际油价、海工市场周期有较强关联性,但海上风电的崛起为其注入了新的成长性。

  5. 寡头竞争格局: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少数几家具备雄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国有造船集团(如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重工等)及部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三、 行业现状

  1. 供给端:全球建造中心,技术追赶至并跑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特种工程船建造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地位。尤其在海上风电安装船、大型起重船等领域,中国船厂接单量全球领先。

    •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在船体设计、建造工艺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部分核心设备(如高性能DP系统、重型海工起重机、深水铺管系统等)上仍部分依赖进口。

  2. 需求端:海上风电引领,传统海工复苏

    • 核心驱动力:海上风电爆发式增长。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沿海各省份密集出台了大规模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年“抢装潮”后,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但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深远海项目对更先进、作业能力更强的特种船(如适应深水、大容量风机的安装船)需求极为迫切。

    • 传统海工市场温和复苏:在国际油价维持中高位的背景下,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暖,对PSV、AHTS、修井平台等装备的需求逐步改善,带动相关船舶利用率与日租金上涨。

    • 其他需求:国家持续推进港口航道建设、跨海大桥项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基建项目,为挖泥船、起重船等提供了稳定市场。

  3. 政策环境:强力支持

    • “海洋强国”战略“双碳”目标是顶层设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背书。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四、 未来趋势

  1. 大型化与深远海化:海上风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向15MW+发展),水深向50米以上深远海迈进,这将催生对新一代、更大作业水深、更高吊重能力的风电安装船和运维船的需求。

  2. 绿色化与智能化:LNG、甲醇等双燃料动力船舶将成为新订单的主流选择。同时,智能航行、智能运维、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新船设计,以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3. “油气”与“风电”双轮驱动:未来市场将不再单一依赖某个领域,而是呈现海洋油气与海上风电共同发展的格局,增强了行业的抗周期能力。

  4. 产业链整合与专业化分工:拥有船舶制造、运营租赁、海上施工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同时,在细分领域(如深海养殖工船、海上换电平台等)可能出现新的专业化需求。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Challenges):

  • 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部分关键设备和技术仍依赖国外供应商,存在供应链安全和技术升级成本问题。

  • 资本开支巨大:高昂的建造成本和融资成本对船东和投资者的资金实力是巨大考验。

  •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头部船厂竞争白热化,可能导致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同时,韩国、新加坡等传统强国仍在高端市场保持优势。

  • 周期性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油价和下游资本开支计划,导致需求波动。

机遇(Opportunities):

  • 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上风电规划容量全球第一,为特种工程船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

  • “走出去”战略: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中国建造的特种工程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有机会获取更多海外订单,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开发。

  • 技术升级换代窗口:老旧船舶在效率、环保方面逐渐无法满足新要求,新一轮的船舶更新换代潮即将到来。

  • 新应用场景涌现:深海采矿、海上光伏、海洋牧场、海上氢能等新兴领域可能催生对新型特种工程船的需求,带来增量市场。

六、 投资建议摘要

  • 关注龙头:优先关注具备核心技术、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和雄厚国资背景的船舶制造与海工服务龙头企业。

  • 聚焦赛道:重点投资于与海上风电强相关的安装船、运维船赛道,以及受益于海工复苏的PSV/AHTS赛道。

  • 警惕周期:密切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和国内海上风电政策落地节奏,把握投资窗口期。

  • 长期布局:着眼于绿色、智能船舶的技术研发和布局,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特种工程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特种工程船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中国特种工程船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报告作用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news/S027164D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