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毛利率持续承压?看头部模具企业如何靠“智能化”实现逆势增长

2025-11-04            8条评论
导读: 模具,俗称“模子”,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批量生产之母”,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精度、质量、效率与成本。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模具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低。

一、 行业概念概况

模具,俗称“模子”,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批量生产之母”,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精度、质量、效率与成本。

模具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 塑料模具:占比约45%,应用于汽车、家电、3C产品等。

  • 冲压模具:占比约34%,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电子元器件、电机硅钢片等。

  • 压铸模具:占比约10%,主要用于铝合金、锌合金等有色金属零部件的成型。

  • 其他模具:如铸造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等。

其下游应用几乎覆盖所有制造业领域,其中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包装是最大的需求市场。

二、 市场特点

  1. 强周期性与强依赖性:模具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及下游制造业的景气度高度相关,尤其是汽车、消费电子等主要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直接决定了模具市场的需求波动。

  2. 技术、资本与人才密集型:现代模具制造融合了CAD/CAE/CAM技术、精密加工、测量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对技术积累、设备投入和高技能工程师/技工依赖度极高。

  3. 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中国模具产业已形成珠三角(以广东为中心,侧重家电、3C)、长三角(以浙江、江苏、上海为中心,侧重汽车、电子)、环渤海(以天津、河北、山东为中心,侧重汽车、建材)三大产业集群区,产业链配套完善。

  4. 定制化生产模式:模具是典型的“单件订制”生产模式,每套模具都是根据客户特定产品需求进行设计、制造,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柔性制造和快速响应能力要求极高。

三、 行业现状

  1. 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模具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低。

  2. “大而不强”的困境依旧存在

    • 中低端产能过剩:普通模具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 高端供给不足: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端模具领域,如高端汽车覆盖件模具、多腔多组份精密塑料模具、超大型压铸模具等,仍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在与德国、日本、韩国等模具强国的竞争中,在稳定性、精度和寿命上仍有差距。

  3. 产业升级正在进行时:领先企业正积极投入技术改造,引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密电火花加工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并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CAE)、智能制造(MES)和信息化管理(ERP/PLM)系统,提升效率与品质。

  4. 产业链协同增强:模具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下游客户产品的早期设计与开发中(“同步工程”),从单纯的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价值链地位有所提升。

四、 未来趋势

  1. 一体化与大型化:随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车身结构件向大型一体化压铸成型发展,催生了对应超大型压铸模具的巨大市场需求,这是当前最热门的增长点。

  2. 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模具工业云”、物联网技术将实现模具生产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远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基于AI的设计优化和模拟仿真将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3. 轻量化与新材料应用:为满足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轻量化的要求,碳纤维、高性能工程塑料、高强铝/镁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将推动与之匹配的新工艺、新模具技术的发展。

  4. 服务的延伸与增值:模具企业不再满足于“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提供模具维护、修复、技术支持乃至小批量产品生产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长期客户粘性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5. 全球化布局加速:为贴近国际客户、规避贸易壁垒、利用全球资源,有实力的中国模具企业将加快海外并购、设厂的步伐,从“产品出海”走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 核心技术壁垒:在基础材料(如特种模具钢)、设计软件、核心工艺(如热处理)等方面与国外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 综合成本上升:人力成本持续上涨,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高企,削弱了传统价格优势。

  • 高端人才匮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经验丰富的优秀技工严重短缺。

  • 国际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密集型模具领域形成成本竞争,发达国家在高端领域持续施加压力。

机遇:

  • 国家战略红利:“中国制造2025”、“专精特新”等政策导向明确支持高端装备和基础工艺的发展,为模具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环境。

  • 下游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封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精度、高性能模具产生了强劲的刚性需求。

  •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在“内循环”和供应链安全诉求下,国内下游品牌商更愿意尝试并扶持本土高端模具供应商,为技术领先的国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替代空间。

  • 技术变革的弯道超车机会:在智能化、数字化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中国模具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相对较小,有机会通过率先应用新技术实现局部领域的超越。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模具(制造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模具(制造业)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中国模具(制造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报告作用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news/Y67504YH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