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上天”,竟能减碳80%?揭秘生物航空煤油脱碳的“中国方案”
一、 行业概念概况
生物航空煤油,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一种以生物质(如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非粮能源作物等)或可再生能源为原料生产的、满足航空燃油标准的液体燃料。
其核心价值在于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与传统化石航煤相比,SAF在其生产、运输、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减少高达80%的二氧化碳排放。它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确认为在2050年前实现航空业净零碳排放的最关键贡献因素,贡献比例预计超过65%。
二、 市场特点
强政策驱动型市场:行业发展高度依赖于国家层面的强制掺混指令、财政补贴、碳配额交易等政策工具。市场节奏与政策出台的力度和速度紧密相关。
技术与标准壁垒高:SAF的生产技术(如HEFA、FT、ATJ等)复杂,且产品需通过严格的国际认证才能用于商业飞行,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技术和认证壁垒。
原料为王,供应链是关键:原料成本占SAF总生产成本的70%-85%。稳定、经济、可持续的原料供应体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以地沟油为代表的废弃油脂是主流原料,但其供应量有限且收集体系分散。
“价格倒挂”现象显著:由于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航煤,SAF的市场价格缺乏自然竞争力,其消费依赖于航空公司的自愿减排承诺或强制政策下的成本传导。
产业链协同要求高:从原料收集、精炼生产、混合加注到航空公司采购,需要整条供应链的紧密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低效都会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 行业现状
产能与产量:中国SAF产业尚处于商业化初期。已建成数个万吨级示范项目,主要采用HEFA技术路线。2023年,中国首个SAF规模化产业基地在浙江投产,年产能可达10万吨,标志着产业进入新阶段。但总体产量与欧盟、美国等领先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政策环境:
顶层设计:中国已将SAF纳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支持方向。
具体政策:民航局发布了《“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SAF年消费量达到5万吨。虽然尚未出台全国性的强制掺混令,但已在积极研究相关路线图。地方政府(如上海)已开始试点推行从机场起飞的航班使用SAF。
市场主体:
生产企业: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有石化巨头为主导,凭借其现有的炼化基础设施和资本实力率先布局。同时,涌现出如浙江嘉澳环保等一批具有特色原料和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
消费主体: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已进行多批次SAF试验飞行,并发布了各自的碳中和路线图,采购意愿逐步增强。
成本与价格:目前国内SAF生产成本约为传统航煤的2-3倍。价差需要通过政府补贴、航空公司支付“绿色溢价”或在未来纳入全国碳市场后通过出售碳配额来弥补。

四、 未来趋势
政策加速明朗化:预计“十五五”期间(2026-2030),全国性的SAF强制掺混指令将大概率出台,这将为市场提供最确定的长期需求保障,引爆第一轮投资热潮。
技术路线多元化:短期内,HEFA路线因其技术成熟度最高仍是主流。中长期看,以纤维素类生物质(如秸秆)为原料的费托合成路线和利用二氧化碳与绿氢合成的电燃料路线将逐步成熟,极大拓宽原料来源,解决供应瓶颈。
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为控制成本和保障供应,龙头企业将向上游延伸,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构建“原料收集-加工-燃料销售”一体化商业模式。
融资模式创新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等金融工具将更多地流向SAF项目。基于未来碳资产收益权的融资模式也将出现。
市场规模指数级增长:根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SAF年需求量有望达到百万吨级;到205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万吨,形成一个新的千亿级产业。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原料供应瓶颈与成本压力:地沟油等废弃油脂资源有限,且价格水涨船高。非粮能源作物的种植尚未规模化。
核心技术自主化与产业化:部分前沿技术路线仍处于实验室或中试阶段,大规模、低成本的产业化技术有待突破。
可持续认证与绿色溢价传导:建立公平、透明、国际互认的可持续认证体系和成本分担机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
机遇:
巨大的市场缺口:全球SAF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生产,谁就能抢占这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换道超车”的技术机遇:在第二代、第三代SAF技术(如电燃料)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存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引领的机遇。
ESG价值与品牌提升:投资SAF项目能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评级,吸引长期资本,并为航空公司和石化企业塑造领先的绿色品牌形象。
带动乡村振兴与循环经济:发展纤维素乙醇或能源作物,可以消化农林废弃物,创造农村就业,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六、 投资建议
关注技术领先型企业:重点关注在HEFA技术上有成本优势,或在FT、ATJ等下一代技术路线上有核心专利和示范项目的公司。
布局上游原料赛道:投资于高效的废弃油脂回收网络、非粮能源作物种植、或先进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的企业,将占据价值链的制高点。
把握政策驱动节点:紧密跟踪国家强制掺混政策出台的时点与力度,提前布局已具备量产能力的龙头企业。
审慎评估长期价值:鉴于行业尚处早期,投资需具备耐心和长远眼光,更应关注企业的技术储备、原料控制能力和战略布局,而非短期盈利。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生物航空煤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生物航空煤油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