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概况
粗钢是指由铁矿石经过高炉冶炼后得到的半成品钢材,包括转炉钢、电炉钢等,是轧制各种钢材的原料。按其冶炼工艺可分为转炉钢和电炉钢;按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材料之一,粗钢产量被视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家电等多个领域。
二、行业特点
强周期性特征明显:粗钢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宏观经济指标高度相关,经济周期波动直接影响行业景气度。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门槛高、生产流程复杂的特点,规模效应显著。
政策导向性强:受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去产能政策等影响显著,特别是"双碳"目标下的限产政策。
区域集中度高: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等地区,其中河北省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三、市场现状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特种钢材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累计值达51482.6万吨,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下降3%。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粗钢产量当期值(万吨) | 8318.4 | 8654.5 | 8601.9 | 9284.1 | |
粗钢产量累计值(万吨) | 51482.6 | 43163.1 | 34535.1 | 25933.2 | 16629.5 |
粗钢产量同比增长(%) | -9.2 | -6.9 | 0 | 4.6 | |
粗钢产量累计增长(%) | -3 | -1.7 | 0.4 | 0.6 | -1.5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产量整体下滑,复苏势头不稳:
2025年上半年当期产量在8318-9284万吨间波动,6月产量8318.4万吨,同比下滑9.2%,显示需求端持续疲软
累计产量51482.6万吨(截至2025年6月),累计同比增长-3.0%,表明行业仍处于调整期
区域产量分布极不均衡:
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为全国主要产区,其中河北省6月产量1833.71万吨,占全国产量22%
西部地区产量基数小但保持增长势头,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月产量143.34万吨,同比增长明显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建筑用钢需求持续下滑,房地产投资低迷是主要拖累因素
制造业用钢需求相对稳健,汽车、家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一定支撑
成本压力持续存在:
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
环保成本、能耗成本不断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四、未来趋势
产量进入平台期: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粗钢产量将逐步见顶,未来重点转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电炉短流程炼钢比例提升,氢冶金等低碳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产品结构高端化:高端特种钢、高附加值钢材占比不断提高,满足制造业升级需求
智能化改造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加速应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五、挑战与机遇
挑战:
需求总量见顶回落,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环保约束持续加强,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机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端钢材市场空间广阔
绿色低碳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出口机会
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特种钢材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特种钢材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