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第一、二、三支柱养老基金大PK:谁才是你退休生活的“扛把子”?

2025-11-17            8条评论
导读: 中国的养老基金体系通常被理解为“三支柱”体系,养老基金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载体: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用于弥补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求,其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资本划转等,投资风格稳健而长期。

一、 行业概念概况

中国的养老基金体系通常被理解为“三支柱”体系,养老基金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载体:

  • 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旨在保障基本生活。其资金结余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地方政府进行投资运营,是市场中最重要的长期资金之一。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简称“社保基金”):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用于弥补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求,其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资本划转等,投资风格稳健而长期。

  •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

    • 企业年金: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 职业年金: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 由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落地,标志着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参与者可通过专用账户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二、 市场特点

  1. 政策驱动性极强:市场的发展与顶层设计紧密相关。从“三支柱”体系构建到《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推出,每一项重大政策都直接决定了市场的规模、结构和走向。

  2. 长期性、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高:养老资金的属性决定了其投资必须以长期保值增值为核心目标,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注重资产配置的稳健性和风险控制。

  3. 市场集中度较高:在公募基金领域,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投研能力、品牌信誉和渠道优势,在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和管理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4. 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中国个人投资者普遍缺乏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理念,对养老规划的主动性不足,需要持续的市场教育和引导。

  5. 与资本市场发展深度绑定:养老基金作为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稳定;同时,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与回报潜力。

三、 行业现状

  1. 规模与结构失衡

    • 规模巨大但结构不均:第一支柱“一家独大”,覆盖超10亿人,但其可持续性面临压力。第二支柱覆盖面窄(主要为大型国企和优质民企),规模增长放缓。第三支柱刚刚起步,潜力巨大但基数尚小。

    • 资产配置以固收为主: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较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提升空间。

  2. 第三支柱实现“破冰”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近一年来,开户人数已超数千万,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 养老目标基金(尤其是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成为核心产品。截至2023年中,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已超千亿元,产品线日益丰富。

  3. 投资范围逐步拓宽

    • 养老金投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股债市场,已逐步放开对港股通、科创板、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资产的投资,以寻求多元化的收益来源。

  4. 数字化与服务化趋势明显

    • 各大金融机构通过手机APP、线上投顾等方式,为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提供便捷的开户、投保、投资及查询服务,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 证券投资基金规模

四、 未来趋势

  1. 第三支柱将成为最大增长引擎:随着政策持续推广和民众认知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规模将迎来指数级增长,带动相关金融产品(特别是养老目标基金)的快速发展。

  2. 产品策略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除了主流的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策略,未来将出现更多细分策略的养老基金,如主打红利、ESG、量化对冲等,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生命周期阶段投资者的需求。

  3. 投顾服务与资产配置服务深度融合:“产品+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将不再仅仅销售产品,而是提供一站式的养老财务规划、资产配置建议和长期陪伴服务。

  4. ESG投资理念将更受重视:作为长期投资者,养老基金更加关注投资标的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以规避长期风险,实现可持续投资。

  5.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与投资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更广泛应用于客户画像、产品推荐、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环节。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 资本市场波动性:A股市场的高波动性对追求稳健收益的养老基金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 “长钱短投”现象:部分养老金投资仍难以彻底摆脱短期业绩排名的压力,影响了长期投资策略的执行。

  • 投资者信任与参与度:如何建立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的信任,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的养老金储蓄行为,是一大难题。

  • 政策细则待完善:例如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提取灵活性、税收优惠力度等仍有优化空间。

机遇:

  • 巨大的增量蓝海市场:数亿人口的老龄化需求,构成了一个确定性极高的百万亿级资产管理市场。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层面推动养老金融发展的决心坚定,后续有望在税收优惠、产品创新、投资范围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 财富管理转型的枢纽:养老资金是财富管理市场最优质的长期资金,抓住养老基金业务,就抓住了未来财富管理的核心。

  • 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养老基金的长期资金属性,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培育价值投资理念,形成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正向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养老基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养老基金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中国养老基金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报告作用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news/E647754T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