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补贴,迎战平价:中国海上风电EPC市场迎来“大考”时刻!
一、 行业概念概况
海上风电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核心环节。在该模式下,项目投资方(业主)将工程的整体规划、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试运行等任务,以总价合同或浮动价格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一家或多家具有综合实力的EPC总承包商。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控制成本、缩短工期、明确责任,是目前中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主流模式。
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EPC项目通常涵盖:
工程设计: 风资源评估、风电场宏观/微观选址、基础设计、风机选型与布置、海上升压站设计、送出海缆路由设计等。
设备采购: 风机(核心设备)、塔筒、海底电缆、升压站设备、基础结构(如单桩、导管架)等。
施工建设: 基础施工、风机吊装、海缆敷设、升压站建造与安装、陆上集控中心建设等。
二、 市场特点
高技术壁垒与高门槛: 海上风电项目涉及海洋工程、气象学、电气工程等多个高技术领域,对EPC承包商的技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和抗风险能力要求极高。
资本高度密集: 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单个大型海上风电场投资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对承包商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严峻考验。
产业链协同性强: EPC总承包商处于产业链中游,需要高效整合上游的设备制造商(如风机、海缆)和下游的施工船队、安装团队等,其整合能力直接决定项目成败。
政策驱动性明显: 行业发展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地方政府的规划以及“双碳”目标紧密相关,政策波动对市场影响显著。
风险因素复杂: 面临海洋环境(台风、海浪、地质)、施工安全、设备供应延迟、技术迭代等多种风险。
三、 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全球领先: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截至2023年底,中国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30吉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国补”退出,“省补”接力,沿海各省(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规划了大量新的海上风电项目,为EPC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市场参与者格局清晰: 市场呈现“国家队”主导的格局。主要EPC承包商包括:
中央发电集团旗下的工程公司: 如中国能建旗下的广东火电、华东建投,中国电建旗下的华东院、中南院等。它们凭借集团背景,在获取项目资源和融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大型能源建设集团: 如中交三航局、龙源电力等,在海洋工程施工和风电运营领域经验丰富。
此外,部分风机整机制造商(如明阳智能)也尝试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涉足EPC环节。
成本快速下降,平价上网时代来临: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EPC环节通过优化设计、规模化采购和施工效率提升,是降本的关键。目前,部分项目已实现或接近平价上网,对EPC承包商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迭代加速: 风机大型化是显著趋势(8MW、10MW乃至16MW以上机型逐步应用),这要求EPC方案在基础设计、施工船舶吊装能力等方面同步升级。同时,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从示范走向商业化前期,为EPC市场带来新的技术课题。
四、 未来趋势
深远海与漂浮式成为新方向: 近海资源开发趋于饱和,未来项目将向深远海迈进。漂浮式风电技术将成为开发深远海资源的关键,相关EPC技术、标准和供应链将迎来发展机遇。
“EPC+”与全生命周期服务: 业主的需求将从单一的建设总承包,延伸至包括融资、运营、维护在内的“EPC+O&M”(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EPC承包商的服务链条将变得更长。
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 BIM(建筑信息模型)、无人机巡检、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将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提升效率、安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产业链协同出海: 依托国内成熟的产业链和丰富的项目经验,中国海上风电EPC团队将更多参与国际项目,带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平价压力下的盈利挑战: 补贴退出后,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合理利润,是所有EPC承包商面临的核心挑战。
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大型化风机、高端海缆等关键设备产能、大型安装船船期可能成为制约项目进度的瓶颈。
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化: 在部分高端施工装备、核心设计软件、关键轴承等方面仍存在对外依赖,存在“卡脖子”风险。
深远海技术与管理经验不足: 迈向深远海对恶劣海况下的施工技术、运维能力和风险管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
机遇:
“双碳”目标的长期确定性需求: 能源结构转型是长期国策,海上风电作为重要清洁能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技术创新的价值洼地: 在降本增效、深远海技术、智能化等领域进行创新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竞争优势和市场溢价。
产业融合带来新增长点: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制氢、储能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和EPC项目类型。
巨大的存量市场运维机遇: 已投运的大量风电场将进入运维期,后服务市场(技改、大部件更换、专业运维)空间广阔。
六、 投资建议摘要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重点关注具备以下能力的EPC企业:
强大的资源整合与项目管理能力。
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优异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前瞻性地布局深远海和漂浮式技术。
拥有或能调动关键施工船队等核心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EPC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海上风电EPC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