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概况:商品房销售市场的构成
商品房销售市场是房地产行业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直接反映了终端需求的强弱和市场冷暖。
二、 行业特点
强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居民收入及信贷政策高度相关,波动性显著。
政策敏感度高:限购、限贷、利率等政策的微调会直接引发市场波动。
地域差异巨大: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核心区与远郊区的销售表现天差地别。
信心驱动属性:作为大宗交易,其成交高度依赖买卖双方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
三、 市场现状:从数据看趋势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商品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累计值达29552.42万平方米,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下降10.6%。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累计值(万平方米) | 29552.42 | 22728.13 | 18158.8 | 13996.06 | 6940.01 |
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长(%) | -10.6 | -10 | -9.9 | -10.5 | -11.8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整体市场触底回升,改善趋势明确: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长率从2024年7月的-18.6%,一路显著收窄至2025年6月的-3.5%。这一超过15个百分点的巨大改善,清晰地表明市场已走出最低谷,正处于复苏通道中。
2025年上半年,增长率在-2.8%至-5.1%的区间内窄幅波动,显示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但方向明确。
现房与期房“冰火两重天”,市场逻辑生变:
现房销售持续高增长:累计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双位数正增长,2025年3月一度达到14.3%。这凸显了在当前环境下,购房者对“交付风险”的极度厌恶,愿意为“确定性”支付溢价。
期房销售深度承压:尽管降幅从2024年7月的-28.6%收窄至2025年6月的-10.6%,但仍处于深度负增长。这表明购房者对开发商的信用和期房的交付保障仍缺乏信心,这是当前市场最核心的堵点。
结构性复苏是主旋律:
此轮复苏并非普涨,而是由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主导。高能级城市、优质地段的现房和知名房企的标杆项目去化速度明显更快。
四、 未来趋势展望
“现房时代”加速到来:现房销售占比将趋势性提升,倒逼开发商改变“高周转、高杠杆”的期房预售模式。
期房销售模式面临重塑:第三方资金监管将更严格,可能出现“现房销售”或“按工程进度付款”等新模式,以重建市场信用。
产品主义回归:在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产品的质量、设计、绿色健康属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革新:线上售楼处、直播卖房、渠道深度整合将成为主流获客手段。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期房信心修复漫长:如何系统性解决“保交楼”问题,重建购房者对期房的信任,是市场全面回暖的最大挑战。
居民部门杠杆空间受限: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需要时间,购买力的恢复是缓慢过程。
价格预期转变: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被打破,投资属性减弱,可能影响改善型需求的释放节奏。
机遇:
政策环境持续友好:从中央到地方,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基调明确,仍有优化空间。
改善型需求潜力巨大:对居住品质提升的追求,是穿越周期的刚性需求,为做好产品的企业提供机遇。
行业出清后的新格局: surviving 的优质房企将获得更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资产价值重估机会:对于有能力的购房者和投资者而言,市场调整期可能出现性价比优异的资产配置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商品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商品房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