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多合一”成主流!电驱系统的集成化革命,正在颠覆传统汽车制造

2025-10-19            8条评论
导读: 电驱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系统(电池、电驱、电控)之一,是车辆动力输出的直接执行机构,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最高时速、能耗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等关键性能指标。高度集成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已成为行业趋势,它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以及车载充电机(OBC)、直流变换器(DC-DC)、配电盒等部件集成在一起,实现轻量化、小型化和效率提升。

一、 行业概念概况

电驱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系统(电池、电驱、电控)之一,是车辆动力输出的直接执行机构,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最高时速、能耗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等关键性能指标。

一个完整的电驱系统通常由三大核心部件构成:

  1. 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主要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PSM,目前主流)和交流异步电机(ASM)。

  2. 电机控制器:作为电驱系统的“大脑”,通过IGBT或SiC等功率半导体,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3. 减速器:将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化为车轮所需的低转速、高扭矩。

此外,高度集成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已成为行业趋势,它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以及车载充电机(OBC)、直流变换器(DC-DC)、配电盒等部件集成在一起,实现轻量化、小型化和效率提升。

二、 市场特点

  1. 高成长性与政策强驱动:市场增长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双积分政策及“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 技术迭代迅速:围绕“高功率密度、高转速、高效率、低成本和低噪音”的技术竞赛异常激烈,技术生命周期缩短。

  3. 产业链竞争格局复杂: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

    • 整车厂自供体系:如比亚迪(弗迪动力)、特斯拉。优势在于技术闭环、供应链安全和成本控制。

    • 第三方专业供应商:如汇川技术、卧龙电驱、英搏尔等。优势在于技术专注、客户群体多元化和规模化效应。

    • 外资/合资巨头:如日本电产、博世、大陆集团等。优势在于技术积淀和品牌影响力。

  4. 成本压力巨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降本增效是整个产业链,包括电驱系统的核心诉求。

  5. 集成化、平台化成为主流:从“三合一”到“多合一”的电驱总成是当前产品开发的主流方向,有助于整车企业优化空间布局和降低成本。

三、 行业现状

  1.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电驱系统作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随之水涨船高。根据行业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用电驱系统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数年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 技术发展水平

    • 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符合中国市场偏好。扁线电机技术快速普及,相比传统圆线电机,具有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大、散热更好的优势。

    • 电控: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开始在中高端车型上规模化应用,能显著提升系统效率,尤其是在800V高压平台下优势明显。

    • 集成化:“三合一”电驱总成已成为行业标配,市占率持续提升。

  3. 竞争格局分析:市场集中度正在提升,呈现“百花齐放”与“强者恒强”并存的局面。比亚迪凭借其垂直整合模式,自供比例极高,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第三方供应商中,汇川技术等在商用车和高端乘用车领域表现突出。但同时,仍有大量中小型供应商在细分市场寻求生存空间,竞争异常激烈。

  4. 供应链情况:永磁体(稀土)、硅钢片等原材料供应基本自主可控。但在高端IGBT和SiC功率半导体领域,虽涌现出斯达半导、比亚迪半导体等优秀企业,但与国际领先企业(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在可靠性和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是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四、 未来趋势

  1. 高压平台与SiC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应对快充需求,800V高压平台是明确趋势,这将极大推动SiC电控的普及,成为下一代电驱系统的技术制高点。

  2. 高度集成化向“域控融合”演进:超越物理层面的“多合一”,向与车辆动力域控制器(VDC)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实现软硬件解耦和更智能的能量管理与扭矩分配。

  3. 新材料与新结构电机探索:如油冷技术成为提升散热和功率密度的关键。少稀土/无稀土电机的研发因供应链安全和技术多元化考量而备受关注。

  4. 软件定义汽车下的电驱系统:电驱系统的性能边界、能耗表现和NVH特性将可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进行优化和升级,软件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5. 产能过剩与行业洗牌:随着各路资本疯狂涌入,结构性产能过剩已经显现,未来几年将迎来一轮残酷的行业洗牌,技术实力弱、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 技术同质化与价格战:基础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压力巨大,企业利润率承压。

  • 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在高端芯片(SiC)、核心EDA软件、高端轴承和材料方面仍存在对外依赖。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面对快速的技术迭代,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以保持竞争力。

  • 供应链波动风险:稀土、芯片等原材料和核心元器件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对生产构成挑战。

机遇:

  • 全球市场出海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电驱系统企业可伴随整车厂出海,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

  • 技术换道超车窗口:在SiC应用、集成化平台等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巨头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存在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

  • 增量市场与细分领域:商用车、特种车、两轮电动车等市场的电动化方兴未艾,为电驱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 后市场与再制造: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电驱系统的维修、再制造和回收利用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后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报告作用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news/R91894OT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