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念概况: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
石油及制品市场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原油开采、炼油加工、成品油销售及化工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环节。该行业不仅为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提供基础能源保障,更是众多下游产业的原料来源。
从产品形态来看,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油品,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沥青、润滑油、化工轻油等多元化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业作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市场运行状况直接反映国家经济活跃程度。
02 行业特点:强周期性、政策敏感性与资本密集
石油及制品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其景气程度与国际原油价格、宏观经济周期高度相关。2024-2025年的数据波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零售额增速由正转负的转变反映了经济周期的传导效应。
政策敏感性极高是该行业的另一重要特征。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到环保标准升级,从税收政策调整到行业准入管理,政策导向深刻影响着行业运行。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环保政策趋严加速了行业结构调整。
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同样是行业典型特点。从上游勘探开采到中游炼化加工,均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和技术积累。近年来,行业龙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炼化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03 市场现状:需求增速放缓,结构分化显现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调查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累计值达11718.7亿元,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下降3.4%。
|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亿元) | 1946.5 | 1894.8 | 1863.8 | 2073.4 | |
|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亿元) | 11718.7 | 9787.1 | 7917.5 | 6081.7 | 4018.6 |
|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类值同比增长(%) | -7.3 | -7 | -5.7 | -1.9 | |
|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增长(%) | -3.4 | -2.6 | -1.4 | -0.1 | 0.9 |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
2024-2025年中国石油及制品市场呈现出需求增速放缓的明显趋势。从零售数据来看,2024年下半年以来,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持续放缓,2025年上半年更出现负增长态势。
零售规模保持高位:2025年1-6月累计零售额达11718.7亿元,虽然同比下跌3.4%,但总体规模仍处历史较高水平。

月度波动较为明显:2025年3月单月零售额达2073.4亿元,为近期高点,而6月份降至1946.5亿元,显示需求波动性增强。

负增长趋势持续:2025年6月单月零售额同比下降7.3%,连续多月保持负增长,反映终端需求疲软。
这种需求变化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传统燃油需求形成替代;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工业用油需求增长乏力;能效提升使得单位GDP油耗持续下降。
04 产业链分析:上游紧张与下游过剩并存
石油产业链涵盖上游勘探开采、中游炼油加工和下游销售应用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挑战。
上游环节资源约束突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高位。2024年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在2亿吨左右平台期,新增储量发现难度加大,开采成本逐年上升。国际油价波动通过进口渠道直接传导至国内市场,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
中游炼化环节正处于结构调整深水区。一方面,民营炼化企业快速崛起,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大型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大幅提升炼化能力;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型炼厂面临产能过剩、环保压力而逐步退出市场。
下游销售环节竞争日趋激烈。加油站网络基本饱和,传统油品销售业务增长空间有限,主要企业纷纷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布局充电、换电、氢能等新业务领域。
05 未来趋势:绿色转型与价值提升并重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及制品市场将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炼化行业将加快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绿色油品。预计到2025年,炼油能效将提高2-3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下降5-8%。
产品结构高端化:随着新能源替代加速,普通燃料油需求增长放缓,而高端化工材料、特种油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主要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高端产品比重,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数字化转型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石油勘探、炼化生产、油品销售各环节加速应用,推动行业运营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加油站、精准炼油等成为发展重点。
一体化布局优化: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竞争力凸显,上下游一体化、炼化一体化布局成为行业主流。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广,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协同效应。
06 投资机遇:结构调整中孕育新机会
基于当前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石油及制品行业在以下几个领域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高端化工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橡胶等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相关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炼化一体化项目:具备规模优势、技术先进、配套完善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成本控制、产品优化、抗风险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加油站转型升级:依托加油站网络布局充电、加氢、便利店等多元服务,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站,实现从油品零售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企业价值有望重估。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随着碳约束收紧,CCUS技术迎来发展机遇,相关技术服务和设备供应商将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
07 风险挑战:多重压力下的生存考验
石油及制品行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需求峰值临近的压力:中国石油消费峰值预计在2025-2030年间到来,此后将进入长期下降通道。传统炼油业务面临产能过剩压力,行业开工率可能持续处于低位。
环保约束持续强化: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碳减排等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成本。部分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将被迫退出市场。
新能源替代加速: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对汽油需求形成实质性替代。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替代全国约10%的汽油消费,且替代比例将持续扩大。
国际油价波动风险:地缘政治、供需变化等因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增加了企业库存管理和经营决策难度,行业盈利稳定性面临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调查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