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概况与行业特殊性
概念界定: 本简报分析的“出口”指中国境内开采的原油和天然气的直接出口。这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核心特点:
战略资源属性: 石油和天然气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其进出口行为首先服从于国家整体战略安排,而非单纯的商业利润导向。
“大进大出”中的结构性出口: 中国的能源格局是“大进”(大量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与“小出”(少量出口)并存。部分出口可能源于特定贸易协议、区域供需短期调剂、或是对周边基础设施相连地区(如向港澳供气)的稳定供应。
规模极小: 从数据可知,该行业出口交货值月度仅在4亿元左右徘徊,2025年上半年累计仅21.4亿元。这与全国工业出口每月超万亿的总体量相比,微乎其微。因此,分析此行业,重点不在于其金额大小,而在于其变化背后预示的信号。
二、 市场现状分析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调查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值达21.4亿元,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下降17.5%。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正处于深度、持续的收缩通道。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当期值(亿元) | 4 | 4.5 | 4.3 | 3.5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值(亿元) | 21.4 | 17.4 | 12.9 | 8.6 | 5.1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 -12.8 | -5.5 | -0.6 | -21.6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 | -17.5 | -18.5 | -22.3 | -30 | -35.5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深度负增长成为新常态: 2025年1-6月,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率为-17.5%,且自2025年1月以来,累计增长率始终低于-17%,3月甚至低至-30.0%。这表明出口萎缩不是短期波动,而是趋势性状态。
月度数据剧烈波动: 单月同比增速波动极大,从3月的-21.6% 到5月的-5.5%,再到6月的-12.8%。这种波动性反映了出口决策的“非市场化”特征,可能根据国内库存、特定合同或短期外交需求进行灵活、小规模的调整。
与2024年对比:趋势逆转信号明显: 观察2024年数据,尽管下半年增长转负,但全年累计增长为-4.6%,跌幅远小于2025年。2024年7、8月曾出现过5.7% 的正增长。而进入2025年,负增长幅度显著扩大,意味着政策导向可能进一步向“优先保障国内供应、严格控制初级资源出口”倾斜。
三、 核心驱动因素解读
当前出口持续收缩,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能源安全战略压倒一切: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是中国能源政策的核心。将自产的油气资源优先用于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是维护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减少出口是增加国内储备和供给能力的直接体现。
国内需求稳步增长: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和工业用能需求,对油气消费形成刚性支撑。在进口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自有资源是理性选择。
地缘政治与贸易格局变化: 某些长期贸易协议可能发生调整,或为了深化与特定伙伴国的关系,进行小规模、象征性的资源互换,这解释了月度数据的异常波动。
四、 未来趋势展望
出口规模将持续维持在低位: 预计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直接出口量不会出现规模性增长。国家战略将继续强调“节流”,即减少初级战略资源的外流。
出口形式可能向“价值化”转变: 未来的“出口”可能更多体现在加工后的成品油或化工产品上,而非原油和天然气本身。这意味着产业链的增值环节留在国内,符合产业升级方向。
区域性、协议性出口为主: 对特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管道天然气供应,以及根据外交需要安排的少量原油贸易,将成为出口的主要形式。
五、 挑战与机遇
挑战:
投资决策挑战: 对于投资者而言,该领域的出口市场缺乏增长空间,传统上游开采领域的出口导向型投资机会寥寥无几。
政策依赖性极高: 市场走势完全由国家级政策主导,商业预测难度大。
全球价格波动风险: 即使有出口业务,其效益也完全受国际油价和气价波动影响,风险较高。
机遇:
产业链延伸机遇: 最大的机遇不在于“开采并出口”,而在于“进口-加工-再出口”或“自产-深加工-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聚焦于炼化、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业,将能更好地分享全球能源市场的价值。
技术与服务出口机遇: 随着中国在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装备制造(如钻井平台)和工程服务方面能力的提升,相关技术、装备和服务的出口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这远比资源本身出口的价值更高。
绿色能源关联机遇: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国内天然气产业的稳健发展,将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气设施等相关基础设施带来投资机会,这些设施同样具备服务区域市场的潜力。
总结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出口市场是一个高度政策化、战略化的“小众”市场。当前数据的深度负增长,并非行业衰败的迹象,而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强力驱动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调查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