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念概况:通讯器材市场范畴与重要性
通讯器材市场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终端设备,是实现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的关键载体。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通讯器材已从单纯的通信工具演变为集通信、办公、娱乐、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终端。
该行业不仅直接面向消费者,也是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对经济发展具有多重拉动效应。
02 行业特点:政策敏感与技术驱动并存
通讯器材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政策敏感性和技术驱动性双重特征。
2025年1月15日,商务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政策快速落地并产生明显效果。
技术更新迅速是另一大特点。通讯器材行业紧密跟随通信技术(5G/5G-A/6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2025年政策启动首周,搭载AI大模型功能的手机销量环比增长102.5%,便是技术驱动市场的最佳例证。
行业还表现出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华为、中兴等全球领军企业引领光通信、物联网、光模块等细分领域发展,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格局。
03 市场现状:零售额快速增长,结构向中高端迁移
2025年中国通讯器材市场迎来强劲复苏,表现出零售额快速增长和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迁移两大趋势。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通讯器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累计值达4890.1亿元,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增长13.9%。
指标 | 2025年6月 | 2025年5月 | 2025年4月 | 2025年3月 | 2025年2月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亿元) | 1006 | 870.7 | 619.9 | 764.7 |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亿元) | 4890.1 | 3871.3 | 2992.4 | 2366.7 | 1593.9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类值同比增长(%) | 13.9 | 33 | 19.9 | 28.6 |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增长(%) | 24.1 | 27.1 | 25.4 | 26.9 | 26.2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零售额强劲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达1594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比2024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
这一增长势头持续整个一季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26.9%。
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在补贴政策带动下,手机消费市场结构明显向中高端迁移。
2000元至4000元中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22.1%,较补贴前增加8.1个百分点。
4000元至6000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22.3%,较补贴前增加6.9个百分点。
政策实施以来,6000元以下手机周均销售量、销售额环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增长13.7%、23.5%。
截至2025年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225.1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完成购买2254.6万件,实现销售额669.5亿元。
04 产业链分析: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应用
通信设备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通信设备制造和下游通信网络运营及应用三个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芯片、光模块/组件、PCB、被动元件等,技术壁垒较高。
芯片是通信设备的“大脑”和“心脏”,直接决定设备性能。2024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达1.4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62万亿元。
光模块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是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的关键。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约606亿元,预计2025年将接近700亿元。
中游环节是产业链核心,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如5G基站、核心网、光传输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物联网模组)的研发与制造。
2025年中国通信设备零售营业收入预计达2488.39亿元。
2025年中国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预计达17.79亿台。
下游环节聚焦网络运营和各行业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是网络投资和建设的主体。
2024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
截至2025年7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2.7%。
05 未来趋势:万兆网络、AI融合与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中国通讯器材市场将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网络升级与融合应用:我国光通信网络将进入千兆普及、万兆启航的新时期。
5G、AI与算力融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通信和AI融合将是未来发展趋势,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
市场平稳增长: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有序开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在消费领域应用,消费市场有望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技术持续演进:通信设备正通过技术革新(5G-A/6G、AI融合)和应用拓展(物联网、低空经济)持续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未来将向更高速、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演进。
06 投资机遇:多领域具布局价值
基于当前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讯器材行业在以下几个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智能终端领域:中高端手机、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增长确定性强,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利润率有提升空间。
上游核心零部件:高端芯片、光模块等核心部件受益于通信设备升级和自主可控需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元。
5G与AI融合应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领域。
绿色智能产品:符合“绿色、智能、品质”消费升级趋势的产品,如智能手机、新能源乘用车等,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
07 风险挑战:内外复杂因素交织
通讯器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贸易环境:贸易环境恶化可能导致核心零部件短缺风险。美国对中国通信企业打压持续,加上消费者需求减少,我国通信设备及技术进出口市场面临萎缩压力。
市场增速放缓: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将放缓,国内手机产量也将放缓。2025年全球移动电话市场增速放缓,我国手机出口市场将出现下降。
技术竞争加剧:随着5G-A、6G等新技术发展,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对资金链和人才储备提出更高要求。
产能过剩问题:光纤光缆行业产能过剩态势延续,产量持续下降。如何在扩大产能的同时避免行业恶性竞争,是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2025-2031年中国通讯器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由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博思数据精心编制,全面剖析了中国通讯器材市场的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趋势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多个维度。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分析师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建议,规避市场风险,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